越来越多的华尔街投行近来正重申他们的预测——即受降息、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和税收政策影响,美元将进一步走弱。
摩根士丹利表示,到明年年中,美元将跌至新冠疫情期间的最低水平;摩根大通也同样看跌美元;高盛集团则表示,如果关税措施受阻,华盛顿寻求其他收入来源的努力可能会对美元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富国银行驻纽约策略师Aroop Chatterjee表示:“我们认为,围绕美元贬值的中期叙事正在形成。”
周一,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美元兑所有G10货币就再度全线下跌。目前,ICE美元指数在年内的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了8.9%。根据道琼斯市场的统计,该指数已就此创下了史上最糟糕的开年头五个月表现。
传统利差交易逻辑被颠覆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内美元持续走弱的过程中,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外汇市场上传统的利差交易逻辑,几乎已荡然无存——由于特朗普总统的政策反复无常,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兴趣降温,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之间传统的紧密关系已经破裂。
在过往,衡量政府借贷成本的长期美债收益率走势往往与美元汇率是同向波动的,较高的收益率通常表明经济运行良好,并能吸引外资流入。
然而,自今年4月初特朗普宣布其“解放日”关税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虽已从4.16%升至4.42%,但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美元汇率却下降了4.7%。上月,美元汇率与美债收益率之间的关联性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
瑞银集团G10外汇策略主管Shahab Jalinoos表示,“在正常情况下,美债收益率上升表明美国经济表现强劲。这对资本流入美国很有吸引力。”
但他也表示,“如果收益率上升是因为美国债务风险更高,是因为财政担忧和政策不确定性,那么美元就会同时走软。这种模式在新兴市场其实颇为常见。”
而眼下,美元所面临的局面无疑就是后者。特朗普强推的“美丽大法案”可能加剧美国预算赤字,加上穆迪近期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让投资者更加关注赤字的可持续性,并对美债价格造成了严峻压力。